实验室简介
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,2013年4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,实验室代码2013DP173254,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。实验室现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“青海省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”“青海省藏药药理学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”“青海省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”,3个研究中心“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”“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“青海省高原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。
实验室定位:面向青藏高原地区人口与健康的国家战略需求,定位于藏药研发的应用基础研究。围绕制约藏药发展的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,系统开展藏药资源评价与繁育、藏药物质基础及药效研究、藏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研究、藏药新药与特色资源新产品研发,建成一个可供藏药的系统研究及其现代化改造的技术平台,为藏药人才培养、技术交流和藏药理论的发展提供支撑。
实验室聘请张伯礼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,实验室主任为魏立新研究员,实验室副主任为王洪伦研究员、周国英研究员、岳会兰副研究员。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65人,其中研究人员49人(正高级:15人;副高级:25人),技术人员9人,管理人员5人;学术带头人8名;其中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24人,课题组长8人;40岁以下青年骨干15人,占固定成员的比率为23.08%;“百人计划”特聘研究员2人;实验室现有流动人员34人(其中引进80后国内领军客座研究员20人)。2021年度,在站博士后1人,在读博士研究生17人,在读硕士研究生33人;毕业博士研究生10人,毕业硕士研究生13人。
为增强本室与国内外相关科研领域专家的合作交流,不断提高藏药现代化研究水平,实验室聘请了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来我室开展合作交流,与本室人员协作攻关科技难题,针对藏药研究的重点、难题开展深入研究合作。实验室基于“立足青藏高原、依托院地资源、面向世界前沿、服务国内需求”的原则,为国内外科学家开展藏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,对藏药人才培养、技术交流、藏药整体理论的提升及我国民族医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与技术支撑,为国家“一带一路”传统医学体系提供科学佐证。实验室积极营造良好浓郁的学术氛围,努力将本室建成国内一流、世界一流的藏药民族药研究基地。